
前言:
達成財務自由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,你必須學會「延遲享樂」,而所謂的延遲享樂,就是先苦後甘,先把討厭或者困難的事情做完,把喜歡的事情留到後期再做。
然而大部分的時候,我們往往選擇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把不喜歡的事情往後擺。久而久之,困難的事情(通常也是比較重要的事情)堆積如山把自己壓垮,漸漸地也養成拖延的壞習慣。
延遲享樂除了運用在時間管理上,也可以運用在許多方面,例如:財務管理、環境保育、維持身材、學習能力、職涯規劃……
先存錢再花錢先運動養出本錢再吃美食先做最困難的任務,再做其他事
史丹佛大學有個著名的「棉花糖實驗」,是針對4歲小孩是否能抵抗棉花糖誘惑,和未來人生發展對比的相關性,在網路上可以輕易搜索到相關的文章。結論是,經過10年後,當初比較能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小來普遍有比較好的自我激勵能力、時間管理能力,且通常具有比較長遠的規劃和人生目標。
初嚐被動收入的好處,讓我更堅信財務管理的重要性
在上個月辭掉我的第一份工作後,我在IG上發了一些這個月要做的目標,引來許多人的關心,包含我的老闆、一些許久未聯絡的朋友,大部分的人都首先關心我為何離職,是不是做得不開心,還有下個工作的著落,接著就是經濟狀況如何……
但老實說,我的經濟狀況因為有長期經營被動收入+緊急預備金,所以我可以比較不疾不徐的打理自己,趁這個月顧好身體、定期運動、重新拾起英文課本(多益目標900)、調整生活作息。
有了這次經驗,我更堅信投資理財對我人生有莫大的幫助,相信以後不管面對什麼突發狀況或者是像這次一樣的轉職緩衝期,我都能從容以對。
拉回財務自由的主題,每當你加薪或者是存到一筆錢,第一個想法是**「我要拿去買一台新Iphone!」「我要出去玩!」還是「我要先存一部份的錢,投資在被動收入上」呢?**
以我自己來說,當我有一筆額外的收入,又剛好想買一件新衣服的時候,我會怎麼做呢?
第一,我要先存30%的錢到投資帳戶裡,剩下的我才可以自由運用第二,**我是需要還是想要?**若確定是需要,我就毫不猶豫買下;若是想要,我就必須暫緩一下這個購物慾望,看是要把這個錢存起來還是話再更有意義的地方。
另外我還規定自己必須丟棄一件舊衣服才可以購買新衣。
聽起來似乎很痛苦,但整個思考過程其實已經內化成我的經驗與習慣,因為我知道延遲享樂,先存錢再花錢,對我未來的人生很加分。
幫助養成延遲享樂的三個思考法則
法則一:完成一件困難的事情,就給自己一點獎勵
就像我上面提到的,如果我想要買一件新衣服,我就得先整理自己的舊衣服。反過來說,如果我整理了衣服,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買新衣服了。
又或者是真的很想在下班後追某一部美劇(最近在重溫越獄,發現居然有第五季)那我就規定自己要先背20個英文單字,還有看一部Voicetube的影片,才可以看一集。
簡單來說,就是把該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交叉分配,讓你既能享受生活,又能持續推進目標。(其實就是上述棉花糖實驗的延伸利用)
該做的事>想做的事>“休息”>該做的事>想做的事>“休息”>該做的事>想做的事>“休息”>該做的事>想做的事>“休息”>該做的事>想做的事>“休息”>該做的事>想做的事>“休息”>……
法則二:利用遊戲關卡設置,給自己添加樂趣
為什麼遊戲總是令人如此愛不釋手,其實這就是遊戲設計者的初衷,利用合理設計的關卡難度,讓你的遊戲處在”有一點挑戰性,卻又不至於讓你放棄”的程度,
其實遊戲設計者一定很了解所謂學習圈的概念。
舒適圈>學習圈>壓力圈
當延遲享樂太過頭,我們就會長期處於焦慮區,這不但對我們的身心有害,在壓力的影響下,我們甚至會放棄整個計畫。但我們若是太過縱慾,在舒適區走不出來,我們也沒辦法獲得進步,離我們理想的生活會越來越遠。
所以合理的延遲享樂應該盡可能或在學習區,並花時間刻意練習(有目的的做、長時間的練習、適當反饋)讓學習區逐漸變成舒適區,而一部份焦慮區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。
法則三:考慮長遠利益>短期利益
延遲享樂的核心概念,就是優先考慮未來的利益。例如新海誠最新的一部電影《天氣之子》除了優美的畫面和感人的戀情,也暗示人類若是再不顧地球長遠的環境保育,只顧眼前的短期利益,電影中災難的氣候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為地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。
懂得延遲享樂的人,比較懂得如何為了長遠利益控制眼前的小慾望。
所以延遲享樂其實就是一種活在未來的習慣,犧牲一部份現在的樂趣,投資在未來的生活。
延遲享樂其實跟帳戶理財法的「享樂帳戶」概念不謀而合
當你的被動收入超過生活支出,甚至可以有盈餘抵禦財務風險,就達成了財富自由,不必再為了生活出賣自己的時間 。
不斷循環上述這個過程,最終達到財富自由,接著把時間投入自己的熱情與價值所在,陪伴重要的人事物,最後把過程盡可能寫成文章分享給大家。
延遲享樂是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習慣,但這並不是說你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就不可以享受人生。 知名作家艾爾文曾經說過:
不要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速度,大於你的財務累積速度
這句話很好的平衡了延遲享樂 VS 及時行樂的蹺蹺板。每當加薪或是拿到年終,試著用「等比例分配的方式」分配到財務自由帳戶以及享樂帳戶。不需要全部存起來,但也不要全部花掉。 有了延遲享樂的習慣後,我們就可以把錢拿去投資在被動收入上。
投資自己 > 增加主動收入 > 投資資產/創造事業 > 被動收入 > 提升生活品質
這個過程可以是階梯式的成長,例如你成功創造了一項被動收入,就在拿到收益的隔天好好犒賞自己,可以試吃一頓大餐,買垂涎已久的3C產品,甚至規劃一場小旅行。 當然被動收入並非說創造就可以創造,大部分的被動收入都需要你投資自己時間或是金錢。(請參考我的被動收入實戰系列文章)
謝謝你的收看!
【訂閱、追蹤、按讚】
- 小人物講股 FB 》 臉書粉絲團,新文章發布以及我近期對投資的看法
- ETORO 台灣明星交易者交流群 》最強史帝夫清單,整合台灣區的明星投資者
- 小人物講股 IG 》用圖片整理我的人生體悟、投資訊息。
【文章同步發表平台】
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幫我註冊Likecoin並在文章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,這是對我很大的鼓勵喔!
👉 若使用推薦連結來註冊 LikeCoin 會員,你我都會得到平台贈送的 8 個讚賞幣,不妨試試:註冊連結
👉 若你要直接註冊成為「讚賞公民」(每個月繳 5 美金給讚賞公民基金會),也有推薦連結: https://liker.land/civic?from=cloudchen8356
理財的第一堂課系列
【股票教學】股票的本質是甚麼?看懂了再上!五分鐘了解什麼是股票!|小人物講股
廣告 歡迎回到小人物講股,我是西城。 很多朋友買賣股票講得頭頭是道,但是問他一句:「什麼是股票?」卻很少有人可 […]
【股票教學】看完一生受用!五招教你做到股市避險|小人物講股
2021年七月,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已來到近年高點 4.93,這代表通貨膨漲相當的嚴重。同時,失業率居高不下,月增維持5.9%。
聯準會暗示,若通膨和失業率持續惡化,2022年底有可能提早進入升息循環。
換句話說,目前投資者面臨通貨膨脹與提早升息的風險。
面對這種情況,我們該怎麼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呢?
有一種投資技巧可以避免股市的損失,那就是「避險」策略。